|
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不让创新变伤心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奥斯克集团董事长郑坚江的说法再次敲响创新的警钟:“(马桶盖)表面上是中国制造,但芯片技术和产品标准等内在的核心技术却掌握在日本人手中。” 马桶盖事虽小,“但小事也必须重视,小事抓不好就是大事”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也不无忧虑。 张柏春说:“国家花在进口上的大部分钱都和制造业相关,比如购买进口技术转让权,甚至直接买人家的产品。我们必须重视基础材料、元器件、装备等的自主研发制造。” 中国企业在创新上应该有担当,张柏春表示,中国是制造大国,而不是制造强国。他注意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,近年来,许多人并不把制造技术看得有多重要,然而, “在关键元器件、装备和材料上依赖进口,就有被‘卡脖子’的风险。”张柏春说。 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创新价值链的中低端。中国企业在技术基础、工业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比不上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,不能太急于求成。但是,中国企业有必要,也有基础谋求“小目标”的创新。 张柏春表示:“1900年前后,德国和美国的企业率先建立工业实验室这样的研发机构,吸收和发展新知识、新技术,并将之变成市场化的产品。许多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企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。中国的企业可以效仿。” 但现实很残酷。“企业首先要盈利。如果不需要创新就能盈利,当然就会不轻易去冒险创新。更重要的是,在长期依靠技术转移的背景下,企业习惯了‘吃现成的’,在创新方面的动力不足,也怕创新后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。”张柏春说。 如何让中国企业从“要我创新”转向“我要创新”和“我能创新”? 他说:“在一个缺少诚信和契约精神、假冒容易获利、创新成果被侵占、维权得不偿失的环境里,创新可能换来伤心,谁还愿意创新呢?”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表示,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到位,企业维权取证难、周期长、成本高、赔偿低、效果差,严重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。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深有同感,王杜娟认为,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,在遭遇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,由于体量和资本有限,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技术,维权往往感觉力不从心。 不少企业代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更有切身体会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,公司产品曾被侵权,当时侵权方不仅抄袭,还发起恶意诉讼。为此,董明珠表示,应大力惩戒侵权行为,针对专利侵权索赔诉讼时效长、赔偿低等问题,建议政府对发明专利侵权、重复侵权、故意侵权等行为,增加惩罚性赔偿。 郑坚江则表示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,避免知识产权流失,防御侵权风险,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。 李世杰建议,除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,还要将严重和屡次侵权者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“黑名单”,限制或禁止其参与市场经营活动;同时,加强创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,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原始创新、二次开发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。 |